您当前的位置: 华美妇女医院 -> 健康自测
 
色素异常

  皮肤的颜色有表皮内的黑素(褐色)、胡萝卜素(黄色),真皮毛细血管中氧化血红蛋白(红色)和静脉中还原血红蛋白(蓝色)含量所决定,其中以黑素最为重要。皮肤颜色的深浅除种族和个体差异外,正常人在暴露部位、皱襞及受摩擦部位常有生理性色素加深。

 
 
 
一种好发于面颈等暴露部位的褐色小斑点;多见于女性,多在5岁前后发病,随年龄增长而皮损增多(青春期达最高峰,到老年皮损又逐渐减少);好发于面部,以鼻梁和颊部,也可见于颈部、手背、胸部和四肢伸侧等处;为针头至米粒大小、浅褐色或深褐色斑点,表面光滑、圆形或椭圆形,分布对称,互不融合,密集或散在,无自觉症状,夏季经日晒后皮疹增多变黑,冬季变淡、数目也减少
面部常见的限局性淡褐色或黄褐色的皮肤色素改变;男女均可发病(青年女性多见,常见于妊娠3~5个月发病),对称发生于面部、特别是双颊部、额部、鼻部、口周等部位,为大小不等、形状不规则的片状淡褐色或黄褐色斑,边缘清楚或不清楚,互相融合连成片状,表面光滑,无红斑或鳞屑;日晒后可使色素加深,有的患者可在月经前期加重;无自觉症状,慢性经过
皮肤、粘膜色素沉着(在全身皮肤普遍性色素加深的基础上有点状或斑块状色素增深,分布不均,在暴露部位、摩擦部位、粘膜和疤痕部位加深更显著),倦怠、食欲不振、乏力消瘦、体重减轻、低血压等全身症状
其他疾病引起的皮肤弥漫性色素沉着
常见的后天性、限局性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;病可发于任何年龄(多见于儿童和青年),发生于任何部位(常见于面、颈、手及前臂等部),开始为大小不等、形状不一的限局性乳白色斑,境界清楚,逐渐增大融合,白斑内皮肤光滑、无萎缩、毛发可变白或正常,周围色素增加,有时白斑内可见小片正常皮肤,形似小岛;多无自觉症状,但日晒后发红,有烧灼感及轻度痒感;病程缓慢,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停止发展,可终身存在,也可自行消退
好发于躯干及下肢,表现为米粒至豆大圆形或不规则点状白斑,但白斑周围无色素增加、无扩大倾向
长期接触橡胶防老剂、对苯二酚单苯醚及氢醌(如橡皮手套、防护用品、凉鞋),医护人员使用酚类灭菌消毒液等,可使接触部位皮肤的色素减退,脱离接触后有的短期内可恢复,有的可持久不变
在银屑病、带状疱疹等炎性皮肤病的病程中或皮损消退后,发生原发皮疹一致的边界清楚的色素减退斑;花斑癣、白色糠疹;局限性硬皮病后期;梅毒;麻风;以及紫外线、X线、化学性及灼伤、物理损伤等都可引起皮肤色素减退